希臘有一座位於地中海中的名叫克里特的島嶼,島上居民的腦中風、癌症、老年性癡呆症的發生率是全世界最低的,幾乎不發生心臟病,人均壽命也長。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後,得出的一個原因是.該島盛產橄欖,居民素以橄欖油作為日常食用油:現今,國外營養學家最稱譽的健康膳食模式是地中海飲食,地中海飲食的一個重要組成因素,即居民每天食用橄欖油。

ensalada-capresse.png

而橄欖油號稱是健康的植物食用油,如今,橄欖油的使用不再局限於種植橄欖樹的地區,它已成為代表全世界幾乎所有烹飪方式的優質產品。
為了保持其營養特性,必須使其遠離多餘的熱量,空氣,濕氣,尤其是遠離光線。

【營養成分】

橄欖油富含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,還有維生素A、維生素B、維生素D、維生素E、維生素K及抗氧化物等。橄欖油被認為是迄今所發現的油脂中最適合人體營養的油。

橄欖油突出特點是含有大量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。單不飽和脂肪酸除能供給人體熱能外,還能調整人體血漿中高、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比例,能增加人體內的高密度脂蛋白HDL(好膽固醇)的水準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(壞膽固醇)水準,從而能防止人體內膽同醇過量。因此,對於習慣攝食肉類食物而導致飽和脂肪酸與膽固醇攝入過多的人,選擇橄欖油做食用油,便能有效的發揮其降血脂的功能,從而可以防止發生高血脂症、脂肪肝和保護心臟,有助於減少高血壓病、冠心病、腦中風等富貴病的發生風險
 

【保健功效】

橄欖油還有如下的保健功能 
●抗癌:能減少癌症的發生和增強癌症病人化療和放療的治療效果。
●抗衰老與利智健腦:能減慢老年人神經細胞功能退化和大腦萎縮,進而能預防和推遲發生老年性癡呆。
●防輻射:經常使用電腦和常看電視的人,常食有益。
●改善消化系統功能:能促進膽汁分泌和激化胰酶的活力,從而可以起到防控胃潰瘍、十二指腸潰瘍和膽道疾病的作用:
●預防骨質疏鬆症:能增強骨骼對礦物質鈣的吸收有利於預防骨質疏鬆症。
●橄欖油的營養成分和母乳相似,極易吸收,能促進嬰幼兒神經和骨骼發育,故是孕婦和產婦極佳的營養品。
●婦女經常食用橄欖油,能增強皮膚彈性,收到潤膚美容的效果。

在賣場內琳瑯滿目的產品,特級初榨、純橄欖油…等,到底該怎麼挑怎麼選?《蘋果日報》報導,食藥署擬實施橄欖油正名,將比照聯合國分成5級,只有最高級的初榨橄欖油可以額外標示【天然】、【第一道壓榨】,其餘標示不實者最重可罰400萬元。

【等級區分】

目前超市或大賣場販售的橄欖油,只能買到Extra Virgin(標準檢驗局規定的中文名稱是特級冷壓橄欖油,或初榨冷壓橄欖油)純橄欖油(Pure精製橄欖油(Extra Light三種等級。

以下簡單圖示,了解橄欖油的分級 :

橄欖油等級.jpeg

橄欖油到底該買哪一種?該如何保存、如何使用?以下7疑問,幫你解惑:
 

1.純橄欖油(Pure Olive Oil)」是純度最高的橄欖油?

錯!特級冷壓橄欖油(extra virgin olive oil)才是純度最高的。國際橄欖油委員會(International Olive Council,簡稱IOC),透過化學分析(包括酸度、過氧化值、紫外線吸收值、脂肪酸、純度等)及味道、感官分析等,將橄欖油的品質分成9個等級,包括從初榨橄欖油到精製橄欖油的6個等級,及橄欖渣油(pomace oil)的3個等級。其中初榨橄欖油是百分之百從橄欖果實榨取、過濾後得到的油汁,純度高;再依酸度高低來區分品質,特級初榨橄欖油的酸度在0.8%以下,品質最高。

事實上,在IOC分級中並沒有「純橄欖油(Pure Olive Oil)」這一項。它不屬於初榨橄欖油的種類,而是使用次級或碰傷的橄欖初榨後的橄欖油,加上精製過橄欖油,或許再加入少量(例如5%)的特級初榨橄欖油而成,酸度在1%以下。因為有跟精製過橄欖油調和而成,所以純度並不高。
 

2. 橄欖油放愈久愈好?

新鮮橄欖採收下來後,越快榨成油的,品質越高;因為它的遊離脂肪酸含量越低。而且有研究發現,瓶裝橄欖油的抗氧化物在6個月後便降低了40%。

因此,油品最好不要放久,要儘快使用。一天的料理大約會用12杯橄欖油量,以250毫升大小的橄欖油,大概半個月可以用完,最長不要放超過一個月比較好。
 

3. 特級初榨橄欖油最好冷藏保存?

不管哪個等級的橄欖油,最好都是室溫保存。如果放冷藏,油脂就會凝固,油品裡的許多維生素也會結凍;而且頻繁進出冰箱,溫度的變化也會影響油品的品質。

因此,最理想的儲存地點是溫度較穩定、不易變化的場所,例如陰涼、避光的櫥櫃裡。還要遠離熱氣如瓦斯爐、電鍋、微波爐旁;也可以將油分裝成小瓶罐,避免不斷開關瓶蓋,讓油接觸到氧氣,容易氧化而產生油耗味。
 

4. 特級初榨橄欖油只適用於生冷的料理?

特級初榨橄欖油含有不少維生素E及酚類物質,這些成分加熱後容易流失,因此適合用做冷盤調味。但橄欖油裡也含有不少好的脂肪酸,尤其油酸含量最多,它有助降低壞的膽固醇,並且提升好的膽固醇;而油酸即使是在高溫環境,例如油炸或煎炒,都不會被破壞,仍能保持它的功效。

所以,特級初榨橄欖油在冷盤、熱炒都適合。只不過專家建議,不需要每樣料理都用橄欖油,變換一下不同油品,健康效益會更大。
 

5. 橄欖油不適合油炸?

專精於食用油脂的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陳炳輝表示,無論是特級初榨或精製橄欖油,發煙點並沒有想像中的低。橄欖油的發煙點普遍在攝氏190度以上(約在197度),而且品質越好的橄欖油,遊離脂肪酸含量越少,發煙點也就越高。

而一般常用的油炸溫度為攝氏160度或180度,因此只要不是長時間油炸,特級初榨橄欖油確實可做一般家庭油炸之用
 

6. 從橄欖油的顏色可以判斷品質好壞?

其實橄欖油的顏色與品質並沒有關係,與果實、採收的時間不同比較有關聯。綠色是因為果實中的葉綠素含量,橄欖油的顏色若偏綠,多半是採收較嫩的果實榨出的油。

其實像品油師在品油時,為避免被顏色所干擾,而有先入為主的觀念,多半會採用藍色杯子。雖然顏色跟品質沒有太大關係,但許多業者仍為了「製造」出漂亮的綠色橄欖油而祭出不少小撇步。例如用較清澄的瓶身裝填,並使用有遮光箱設備的船隻運送。
 

7. 品質良好的特級初榨橄欖油比較沒有辛辣味及苦味?

橄欖油的刺激味道跟其中的多酚類物質含量有關,含量越高、越有益健康,但味道可能也會越刺激。

IOC的感官分析中自有一套香氣、辛辣味及苦味的評比標準,香氣是最容易入門的一項指標。將油倒在玻璃杯中,將杯子放在手心,提升杯中油的溫度至與體溫一樣;這時將杯口蓋住,稍微搖晃杯子,使味道散發;將鼻子湊近杯子深呼吸,聞聞油的果香味。不同品種的油可能會有不同的味道,但如果是劣油,就會聞到黴味、酸味或油耗味。
 

圖示告訴你如何挑選橄欖油

橄欖油挑選.jpeg

品油師吳文玲提供2個小撇步:

1.倒在高腳杯
高腳杯比較橄欖油.jpg

純的橄欖油比較濃稠,氣泡較細;調和過的會比較稀,氣泡較大。
 

2.淋在盤子上
盤子比較橄欖油.jpg

純的橄欖油像蛋黃,流動較慢,會附著於盤子上;調和過的較像蛋白,流動較快,不太會附著於盤子上。

總結:
橄欖油是迄今所發現的油脂中最適合人體營養的油!
購買時,選擇【
特級冷壓】或【初榨冷壓】橄欖油(Extra virgin olive oil),才是可食用的好油。
 

 

資料來源:

康健網站:https://www.commonhealth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nid=73698

國際橄欖油協會:https://www.internationaloliveoil.org/olive-world/olive-oil/

中國油脂:https://www.sohu.com/a/168671390_819538

科普中國: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%E6%A9%84%E6%A6%84%E6%B2%B9/219225?fr=kg_qa

arrow
arrow

    創富。樂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